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单位

江门、鹤山市委两级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鹤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放管服”改革工作

发布时间:2017-10-10 来源:本站原创 [关闭]

    近日,鹤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经验连续被江门、鹤山两级市委刊登报道,并得到江门市委林应武书记、鹤山市委伍培进书记肯定,分别在鹤山市委办呈报的《推行“三制”改革营造良好环境——关于推进我市“放管服”改革的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林应武书记批示:“可宣传推广。”伍培进书记批示:“市市场监管局,勇于担当,改革创新,出鹤山样本,值得表扬,希望继续完善”。

    近年来,鹤山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将“放管服”改革要求贯穿到全局各项工作中,做到既坚决落实上级“规定动作”不打折,又能够结合鹤山实际主动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自选动作”,使得改革政策更贴地气,实现“放得开、管得住、服务好”的效果,为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支撑。

    一、持续简政放权,大胆探索精细化管理新模式

    (一)进一步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一是依法降低准入门槛。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制为认缴制;实施“先照后证”改革,仅保留13项前置审批,其余108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全面放宽市场主体经营场所限制,允许“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及“住改商”、允许电子商务企业集群注册等。二是持续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共核发“五证合一”营业执照6034户,其中新开业1569户,变更、换发执照4465户,核发“九证合一”营业执照43户。三是全面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和电子营业执照,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业务3宗,向新设立的小微企业发放私钥版电子营业执照 1247个,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互联网+”应用提供了保障。四是自我加压缩短办事时限,承诺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营业执照》的审核发放,材料齐全的做到当场办结。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降低了投资兴业门槛,激发了投资创业热情,目前,全市共有市场主体33518户,比商改前增长31%。

    (二)进一步落实“个转企”扶持政策。开通“个转企”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允许“个转企”企业最大限度保留原个体户字号名称和行业特点,对有前置许可的企业,在原审批期限内的,尽最大可能延续其有效性,如不改变原经营场所且仍在有效使用期内,允许其使用原住所证明等。2016年至今,我局共帮扶98户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三)落实商事登记“告知承诺制”和“双告知”制度。在商事登记受理环节,详细告知商事主体从事相关经营须取得的必要行政许可项目和具体办理行政审批部门,并要求商事主体对守法经营作出承诺,防止无证经营情况发生。

    二、加强监管创新,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一方面,做好四个“规定动作”。

    (一)深化信用监管。一是推进企业按期公示年度报告。全市2014、2015、2016年度市场主体平均年报率分别为92.7%、90.97%、92.09%,连续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报任务,各项指标在江门地区位居前列。二是做好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先后组织三次年报信息抽查,覆盖企业、个体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192户,根据抽查结果,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户,标示为经营异常状态21户。组织“企业即时信息公示情况抽查”“企业出资信息的定向抽查”等专项抽查,通过实地检查,书面检查,网络检测等方式,合计抽查124户,将5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981户企业和2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3251户个体工商户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各监管部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同时,会同市发改、财政、科工商务等部门落实《鹤山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正式启动对失信当事人在政府采购、国有土地转让、融资授信等领域开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

    (二)强化日常市场秩序监管。一是强化产品质量监管。今年以来,参与现场核查企业申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2宗,督促企业确保达到生产质量标准要求;召开皮鞋行业科技创新暨标准质量分析会,邀请省、市专家进行专业授课和质量点评;组织人造板、燃气灶具产品、伞篷产品质量专项抽查整治行动,抽查和开展执法联动产品56家104批次;专项治理辖区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行为,对16个批次的电线电缆产品进行抽检,其中5批次合格、2批次不合格,9批次产品正在检验中,对6家企业涉嫌产品质量和3C认证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二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今年以来,检查全市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公园、企业车间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77(家)次,发现事故隐患54条,跟踪落实率100%;办理告知审查154份,特种设备注册登记450台套,注销或停用设备92家。三是切实落实创文职责。制定《城区农贸市场内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抽调人员专职开展驻场管理,确保我局负责的市场、超市、商场顺利完成创文任务。

    (三)依法查处经济违法案件。把握民生热点,突出监管重点,组织开展了格式条款整治、旅游市场消费欺诈行为专项整治、特种设备专项清查、打击传销、打击走私贩私、非法集资广告专项治理等集中整治行动,切实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近三年全系统办结各类行政处罚案件926宗。

    (四)开展非公党建,促进非公经济。建立鹤山市委组织部和“两新”组织党工委领导、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个私协会落实“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坚持“抓大、抓行业、抓地域”三结合开展创建,广明源公司跻身全省6个重点创建点之一,广明源和新红阳两家企业分别接受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调研检查,工作经验被总局刊发。去年10月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王江平、广东省工商局局长凌锋检查了我市非公党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另一方面,推出两个“自选动作”。

    (一)率先完成全省首次县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今年4月,我局组织全市21个市场监管部门的108名抽查人员,对122户企业的146个事项进行抽查,顺利完成检查数112项,完成率达到100%,其中正常112户,非正常10户。首次抽查后,继续跟进做好后续抽查,共组织全市21个应用系统的部门下达抽查任务280项,完成率为100%;及时完成的抽查任务265项,及时率为100%;抽查结果中不合格企业占总数的4.64%。上述抽查结果已全部通过江门市商事主体信息公示平台对外公示,确保抽查结果公开透明。目前,我局正着手组织全市各有关单位,进一步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形式,全面推进跨部门联合抽查。这一“自选动作”得到了省政府、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高度肯定,9月5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系统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林市代表我市在大会上做了视频经验介绍。

 

    (二)研究解决我市《清单》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方面,严格执行《鹤山市投资准入负面清单(2016年本)》(以下简称“《清单》”),并对实践中发现《清单》所涉部分内容超出了我局审核权限的内容,如无法执行《清单》有关禁限规定、各类禁入或限制区划范围没有清晰界定等问题,积极组织研究如何通过完善一套机制、建立一个平台,以进一步配合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另一方面,提请市政府进一步落实技术保障,明确审批细则,推动建立部门内部并联审批机制,保障《清单》执行质量。

    三、优化政府服务,加快推动“一城三中心”建设

    (一)前移登记注册审批关口。建立覆盖工业城管委会、科工商务、发改局等单位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办理机制,针对有落地入园意向企业推出“一企一策”跟踪办理措施,缩短企业落地时限。目前,凡顺利通过市工业项目准入审批的企业,我局均落实专人跟办,保障在第一时间完成市场准入。

    (二)前移企业投产达效帮扶关口。在企业建设及投产前阶段,派出专人跟进指导,帮助企业依法取得产品生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标准制修订等行政许可和审批,最大限度缩短投产准备期,有效解决困扰企业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尽快投产产生效益。近年来,我市新引进投产的重点企业,均没有出现“证前抢跑”现象。

    (三)前移生产安全管理关口。在企业建设期间,为建设施工使用的特种设备检验提供技术保障;在企业投产期间,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落实特种设备管理机构人员、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设备依法检验和登记制度。提高特种设备年检率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及时查处设备超期年检行为,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四)前移产品质量控制关口。一是开展标准化管理帮扶,鼓励和帮助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创建高端联盟标准。目前,全市企业共计参与47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其中,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ISO 16763《印刷技术—印后加工—装订产品要求》和ISO 16762《印刷技术—印后加工—运输、处理和储存的一般要求》两个国际标准分别于2016年3月31日和11月15日正式发布实施,实现了江门、鹤山市企业参与制、修定国际标准 “零的突破”。全市17家企业的38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我市桃源制伞协会制定的《折叠帐篷》联盟标准吸引了40家企业主动执行,该协会同时也在参与制定《户外遮阳伞(折叠帐篷)国家标准》。二是助推企业夯实质量基础。以质量、计量、标准化和特种设备等相关业务知识为基础,定期组织企业开展质量培训。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测量、计量管理检测体系,开展计量保证体系确认、能源计量评定,帮助建立测量、计量管理制度和体系。目前,全市共9家企业通过测量和计量管理体系认证。四是开展质量抽检和后续监管,稳步提升我市重点产品(工业类)质量合格率。2016年全市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92.16%的高位。

    (五)前移品牌兴市帮扶关口。继续推行“一镇一课堂”宣教制度,组织园区相关企业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开展“驰、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创建帮扶。今年,鹤山市制伞业商会的“桃缘彩伞”成功注册集体商标;鹤山市水暖卫浴五金行业协会、鹤山鞋商会顺利提交了集体商标申请材料;雅图化工、牛力机械、鸿业家具3家企业成功创建省著名商标。广明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轩涂料有限公司、君子兰涂料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称号,各项新增数据均位居江门四市三区前列。目前,全市企业共计持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广东省著名商标16件,广东省名牌产品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