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不隔爱,停课不停学
5月5日傍晚7点,沙中主要负责人姚忠余进行举行了线上校长思政课,作了《隔离不隔爱,停课不停学》的讲座,全校超过2800名师生收看。姚校长从目前防控疫情的形势,讲到沙中防控疫情的做法,并号召全体师生遵守防疫纪律,严格报备制度,齐心抗疫,共克时难。最后勉励同学们勤奋自律,配合老师认真上网课,确保网课的学习效果。
讲座中提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无数人为了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迎难而上,奔赴共和:警察、医生、志愿者突击队、党员先锋队……他们用汗水、用责任坚守岗位,值守路口,测验核酸,配送物质等等,把时间和希望都交付给未来,等风来,等云开!他们也是人,也有家庭,不是不苦,只是不愿意这座城市败倒在现实和困难跟前。面对疫情,抛却所有的顾虑,一腔孤勇,十分激情,千难万险亦往矣,纵使一去无回,便一去不回!
我们之所以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一大群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即便我们不能做贡献,至少我们可以呆在家里,好好学习,不聚集,不添乱。
每一位师生,每一个平凡的人,管好自己的腿,遮好自己的嘴,共克时艰,换万家平安,便是对逆行者最大的安慰,更是普罗大众应守的道义和真正的智慧!做好自己,每个平凡的人都是英雄。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做好自己,我相信,曙光就在前面,我们一定可以在8号下午如期返校。请各位耐心等待,静候佳讯。
通过经典诵读《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成语:“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指多灾多难的局面,有时反而能使民众发奋图强、战胜困境,使国家兴盛起来。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大灾大难,地震、洪灾、雪灾、非典、新冠等等,对我们来说是一场灾难,同时,又是一次考验,更是一种磨炼,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理性,更加自律,更加强大。
所以,这个成语的寓意就是: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团结一心,共同建设家园;自尊自强,积极向上发展,使祖国更加繁荣,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美满。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会轻易地被击倒,因为集体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只蝴蝶如果没有经历破茧而出的痛苦,就不能美丽地飞翔,不经过灾难考验的国家是无法长久生存的,只有在不断面对灾难和忧患中的国家,才可以真正强大。告诫学生,当下我们共克时难!
最后,提“三个学会”的建议:
1、学会阅读。阅读,会滋养我们的心灵,你不会那么无聊,你不会感觉到空虚,你更不会觉得人生价值虚无,你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杂乱的思绪、心理负担和思想包袱。杨绛先生曾说过:“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借这个机会,学会阅读。
2、学会自立。从幼儿园老师就教会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我们有些同学“越长大,越退化”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不督促起床,可以睡到上午12点不起床,父母不煮饭,一天只吃一餐。孩子们,你们是初中生了,已经过了童年,迈入了青少年的阶段,不要像个“巨婴”一样长不大。不会做饭,学;不会洗衣,学;把这些生活中每个细节,当成是对自己的成长和考验。
3、学会自律。曾经有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当你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你的所作所为才是真正的素质”。所以,前人总结出两个字“慎独”,来警醒我们。能不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遵守作息时间,能不能严格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就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一种自律。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自律;反过来,越是自律的人,一定越优秀。譬如:起不来床,设个闹钟,响三秒一定起床,不要调好几个,第一个不起来,就是一种惰性。譬如:要管住自己的手和嘴,不要在网上乱写、乱发、乱评论、乱转贴等等,现在有许多的网上“喷子”,或者是别有用心的愤青,故意在网上带节奏,诱导一些不理性的人跟着一起“搞事儿”“闹事儿”,歪曲事实,负面报道,我们不能被他们“带沟里”啦。最后,他们没事儿,我们那些不懂得自律、盲目跟从的人,往往会成为被追查的炮灰。
同学们,只要我们学会了自立自理,自律自强。在任何困难面前,我们都可以做到平静坦然,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无比淡定,定能生静,静能生慧。
校长讲堂有感——选读一篇